基于多组学联合的研究已经成为诸多CNS及子刊等高分文章的设计思路,“蛋白+代谢”联合作为“打通机制与表型的研究”,能够系统描绘蛋白至代谢的调控过程,挖掘关键蛋白与代谢物上下游调控通路,已应用于疾病机制、标志物发现、药物研发、植物生理等诸多领域,本期汇总了几篇经典高分文献供大家参考。1 疾病机制肥胖影
严重抑郁障碍(MDD)在全球范围内总计影响超过3亿人,是影响心理健康的主要心理疾病之一。近期有研究指出MDD与肠道微生物群改变有关,但目前大多数研究都集中在粪便微生物组上,缺乏专门针对肠道粘膜和内容物的微生物组的研究。2021年11月1日,重庆医科大学第一附属医院谢鹏、周新雨团队在Nature子刊M
肠道菌群代谢生成的次级胆汁酸通过作用于G蛋白偶联受体或核受体调控宿主的代谢和免疫等生理过程。重庆医科大学附属第一医院李鸿教授研究团队近期在《Cell Reports》发表题为“Gut microbiota-mediated secondary bile acids regulate dendriti
lncRNAs是一类长度大于200个碱基且不编码蛋白的RNAs转录本。实验表明, lncRNAs中的小开放阅读框可以编码多肽,即微蛋白。微蛋白在细胞稳态、代谢和发育、应激信号传导和DNA修复等过程中发挥作用,也会影响肿瘤的发生、侵袭和转移过程,但微蛋白的作用机制尚不清楚。2021年7月中科院生物物理
转录组(transcriptome)广义上指某一生理条件下,细胞内所有转录产物的集合,包括mRNA、核糖体RNA、转运RNA及非编码RNA等,而在众多的RNA类型中,越来越多的研究者将目光聚焦到miRNA的研究中。miRNA是在真核生物中发现的一类内源性的具有调控功能的非编码RNA,其长度约19~2