新闻资讯

PBJ | 简单湿实验+单细胞转录组+代谢组发表IF10+!杭师大陈涛团队解析向日葵杂种优势分子机制!

2025-11-11
中科新生命
5

直播预告预约

 

关注“中科新生命蛋白代谢多组学“公众号,回复“农艺性状”获取直播间链接报名,11月5日 下午14:00《植物转录调控研究》,课程内容精彩纷呈,期待您的参与!

相比于组织匀浆的普通转录组(RNA-seq),单细胞转录组(scRNA-seq)可更深入细胞层面解析哪些细胞与基因参与农艺性状建成,如:获得组织中“过渡态”或“新稀有类型”的细胞、确定目标代谢物在哪些细胞中合成、遗传变异怎样映射到细胞,因此,植物单细胞转录研究逐渐呈热点态势,对湿实验要求较少,是近来冲击高分文章的“新技术”手段。

今天跟大家分享一篇利用“单细胞转录组+代谢组”研究向日葵杂种优势的分子机制文章。该文为2025年8月杭州师范大学陈涛课题组在Plant Biotechnology Journal期刊在线发表的题为“Parental Specific Expression by scRNA-Seq Reveals HaWRKY40 Contributing to Heterosis of Sunflower”的研究性论文。作者使用“组学数据分析+极少的湿实验”验证就拿到了IF:10+的成绩,一起来看看是怎么实现的?

 

 

 

研究背景

向日葵(Helianthus annuus L.)是全球范围内,仅次于玉米的第二大杂交作物,向日葵的杂种优势可显著提高其产量和抗逆性,现有的有关杂交优势的模型,如:显性模型、超显性模型、上位模型、基因平衡模型等均无法全面解释杂种优势的机制。与亲本相比,杂交经常导致后代在基因表达模式上发生显著变化,从基因转录水平阐明杂种优势的分子机制是一种有效的解决方案。

 

 

研究材料

杂交种2399F、亲本2399B、亲本2399R株系

 

 

研究思路

图1 向日葵杂种优势机制研究流程图

 

 

 研究结果

1.表型指标观测,确认2399F具有明显的杂种优势用于后续组学研究

培育亲本和杂交种幼苗三周后,三种品系(2399F、2399B、2399R)均达到相似发育阶段。此时,杂交种(2399F)的叶长、叶宽、苗高、茎粗、盘经指标、株高均优于亲本。

图2 2399F、2399B、2399R幼苗相同发育时期的表型观测

 

2.叶肉组织单细胞转录组:“代谢重编程”相关细胞影响发育轨迹建立,与形成杂种优势有关

表型观测,叶片具有更佳的杂种优势表现。对三种品系的叶肉组织进行单细胞转录组检测:

2.1细胞图谱描述:三种品系叶片共获得27719个细胞,降维聚类后获得14个细胞簇,经marker基因鉴定最终得到7种细胞类型;

图3 叶肉细胞图谱描述

2.2新标记候选基因:细胞类型鉴定后,将每个簇中表达量最高的五个基因列为新的候选细胞标记基因;

图4 识别新的候选叶肉细胞标记基因

2.3细胞比例分析:亲本以叶肉细胞为主,其次为表皮细胞,而2399F呈现相反分布。由于叶肉细胞主要与光合速率有关,暗示2399F可能存在更高的光合效率(图5)。KEGG富集表明叶肉细胞内的差异基因主要在“代谢途径”、“蛋白质翻译途径”、“碳代谢途径”、“核糖体生物合成”途径有关。其中,与碳代谢相关的差异基因在2399F中转录活性激活。

图5 三种株系单细胞转录组细胞比例分析

图6 2399F叶肉细胞差异基因KEGG富集分析

2.4细胞轨迹分析:叶肉细胞发育轨迹上存在9种不同细胞状态,2399F叶肉细胞跨越所有时间分支,表明存在更广泛的发育可塑性。结合转录因子功能注释发现,与拟时间轨迹、分化状态、细胞命运相关的差异表达转录因子主要与“代谢调节和生物过程”,“刺激反应途径”相关。整体结果表明,代谢重编程严重影响发育轨迹的建立,可能放大细胞分化过程的可塑性。

图7 叶肉细胞拟时序分析

图8 获得拟时间轨迹、分化状态、细胞命运相关的差异表达转录因子

 

3.代谢组:相较于亲本,杂交种叶片存在代谢重编程

由于单细胞转录组数据指向代谢重编程是与杂种优势最相关的因素。对三个品系的叶片进行代谢组检测,发现杂交种和其亲本叶片存在明显不同的代谢特征。差异代谢物主要参与“半乳糖代谢”、 “丙酮酸代谢”、“脂肪酸合成代谢”、“海藻糖代谢”等多种代谢途径,与单细胞转录组结果一致。

图9 代谢组数据表明杂交种叶片存在代谢重编程

 

4.高杂合基因鉴定,判断杂种优势是否来源于代谢重编程

对2399F杂合SNP和indel位点的综合评估,筛选到1571个基因在细胞复制和分裂过程中存在很强的杂合性,被认定为高杂合基因(HHGs)该类基因,有6个转录因子为HHGs。叶肉细胞含有最高的HHG负荷。GO富集分析表明叶肉细胞中的HHGs主要参与核糖体生物合成、蛋白质翻译、能量代谢等过程。

图10 高杂合基因的鉴定及功能富集

 

5.构建关键转录因子(TFs)突变体,验证TFs对杂种优势的调节作用

对关键转录因子功能和表达特征深入剖析,HaWRKY40是影响叶肉细胞发育拟时间轨迹和杂合性维持的关键调节因子。以HaWRKY40为关键TFs进行湿实验验证。构建HaWRKY40突变体:HaWRKY402399BHaWRKY402399R,突变体存在典型核定位(图11)。构建双过表达载体模拟细胞内杂合状态,发现所有OE系的叶片大小、根长、侧根数、鲜重和干重均优于对照(Col-0)。杂合双过表达系始终优于纯合转基因,显示出明显的杂合优势。表明HaWRKY40位点的等位基因相互作用有助于杂种优势表型。

图11 亚细胞定位发现HaWRKY40存在于细胞核发挥转录因子功能

图12 HaWRKY40过表达拟南芥株系存在杂种优势

 

 

小结

该研究建立了向日葵第一个全面的单细胞转录组图谱,在细胞和分子水平上提供了前所未有的杂种优势机制分辨率。多组学框架不仅推进了对杂种优势的基本理解,还为通过精准育种策略进行有针对性的作物改良提供了蓝图。

该文是从单细胞角度筛选到杂交种中叶肉细胞转录因子激活,进一步提高碳代谢、核糖体合成等相关代谢途径,发生代谢重塑,提升了叶肉细胞的光合速率使得杂交种表现出杂种优势。代谢重塑结果也在代谢组层面得到验证!

 

 

中科优品推荐

【中科新生命】自主研发的【P550植物高通量靶向次生代谢组】可一次对7大类萜类、黄酮类、植物激素类、生物碱类、苯丙素类、酚类、花青素类)与农艺性状密切相关的次生代谢产物进行绝对定量。每个物质均一对一标品开发,采用代谢组MRM金标准数据采集和标准曲线定量模式,真正突破植物代谢物高通量检测瓶颈,获得次生代谢物的精准定性定量结果。

滑动图片查看更多>>>

 

 

 

关于中科新生命

 

 

上海中科新生命生物科技有限公司(APTBIO)创立于 2004 年,由原中国科学院上海生命科学研究院蛋白质组研究中心孵化而来,是国内质谱多组学应用领域的开拓者。公司以 “AI + 质谱多组学” 双核驱动创新,构建智能化组学生态。拥有自主知识产权的质谱检测平台与 AI 大数据分析系统,聚焦科技服务、生物医药及大健康消费三大领域,为全球科研机构、医院、药企提供从基础研究到临床转化的一站式解决方案。融合多组学技术与人工智能,围绕生物标志物发掘、药物靶点筛选及个性化诊疗等方向,构建具有国际竞争力的组学数据库与算法模型,推动转化医学进程,加速创新药物研发,成为推动生命科学数字化升级的核心引领者。