肿瘤新生抗原:从精准筛选到免疫治疗的前沿进展与产业实践
肿瘤新生抗原源于肿瘤细胞基因组体细胞突变,经转录、翻译及蛋白酶体加工后生成特定肽段,并通过MHC I/II类分子递呈至细胞表面,被T细胞受体识别后激活CD8⁺ 或CD4⁺ T cells。肿瘤新生抗原具有三大核心优势:
高度肿瘤特异性
仅存在于肿瘤细胞,正常组织不表达
个体独特性
突变谱因人而异,需个性化筛选
免疫原性强
可突破中枢/外周免疫耐受,激活高效T细胞应答
全球范围内,新生抗原疗法已覆盖黑色素瘤、肺癌、乳腺癌等实体瘤(占临床试验适应症的前三位),并通过与免疫检查点抑制剂(ICIs)、化疗的联合应用进一步提升疗效。
2025年2月,来自美国丹娜-法伯癌症研究所Toni K. Choueiri等研究人员合作再学术期刊《Nature》发表了标题为“A neoantigen vaccine generates antitumour immunity in renal cell carcinoma.”的研究成果,发现一种肿瘤新生抗原疫苗PCV在肾细胞癌中产生抗肿瘤免疫效应。本文主要结合这篇《Nature》文章,概述肿瘤新生抗原的研究路线及本公司相关业务。
肾细胞癌(RCC)是一种常见癌症类型,其肿瘤突变负荷相对较低,具有明确的癌症驱动突变。肾细胞癌在很大程度上代表了突变负荷较低的肿瘤。在这项研究中,研究团队开展了一项研究者发起的针对高危、完全切除的肾细胞癌(III期或IV期)的基于多肽的、新抗原靶向的个性化癌症疫苗 1 期临床试验,并对治疗后的免疫活性进行了全面分析。
▲图1. 患者入组筛选
所有患者均对个性化癌症疫苗抗原产生了 T 细胞免疫反应,包括对 VHL、PBRM1、BAP1、KDM5C 和 PIK3CA 等肾细胞癌驱动突变的免疫反应。接种个性化癌症疫苗后,外周 T 细胞克隆出现了持久扩增(增加了166倍)。此外,在9名患者中有7名检测到了针对自体肿瘤的T细胞反应。这些结果表明,针对新抗原的PCV在高风险RCC患者中具有高度免疫原性,能够靶向关键的驱动突变,并能诱导抗肿瘤免疫。这些观察结果,再加上所有9名接种疫苗的患者未出现复发,突显了PCV作为RCC有效辅助治疗的前景。

▲图2. 疫苗给药后的T细胞免疫应答
皮肤作为人体最大的免疫器官,其局部微环境富含免疫细胞(如朗格汉斯细胞、角质形成细胞、成纤维细胞)和趋化因子网络。例如:
角质形成细胞可组成性表达CCL27(与皮肤归巢受体CCR10结合),引导记忆T细胞定向迁移至表皮;肿瘤相关成纤维细胞(CAFs)和炎症细胞(如巨噬细胞)在肿瘤进展中释放CXCL9/10/11(由IFN-γ诱导),吸引CXCR3⁺的效应T细胞;朗格汉斯细胞作为皮肤特异性DCs亚群,可高效摄取疫苗抗原并通过淋巴管迁移至引流淋巴结,激活初始T细胞后进一步促进效应T细胞的皮肤归巢。
▲图3. 疫苗给药后的皮肤肿瘤特异性T细胞聚集反应
参与临床试验的 9 例患者(5例患者联合伊匹单抗治疗,4例患者只接受癌症疫苗治疗)的术后中位随访时间为 40.2 个月,均无肾细胞癌复发,且未观察到剂量限制性毒性。

▲图4. 疫苗制备及临床评价结果
肿瘤异质性是限制传统治疗疗效的关键因素,而新生抗原因具有“肿瘤特异性”(仅表达于肿瘤细胞)和“免疫原性”(可激活T细胞应答)的双重特性,成为肿瘤免疫治疗的理想靶标。然而,新生抗原的筛选需解决三大核心问题:
① 如何从海量突变中识别潜在抗原表位?
② 如何验证突变肽段被MHC实际递呈?
③ 如何确认其能激活功能性T细胞应答?
传统方法依赖生物信息学预测(如基于HLA结合亲和力),但存在假阳性率高、忽略表达与递呈效率等局限。近年来, “WES+RNA-seq联合质谱检测+ELISPOT功能验证” 的全链条策略成为国际共识。

图5. 肿瘤新生抗原预测及验证流程图
中科新生命通过全外显子测序(WES)、RNA测序(RNA-seq)联合质谱检测技术,系统筛选肿瘤样品中的高可信度新生抗原,并利用ELISPOT实验验证其免疫原性,为开发精准化肿瘤免疫治疗方案提供方法学支撑。具体如下:
多组学技术整合:从突变发现到递呈证据
全外显子测序(WES):锁定体细胞突变
通过肿瘤组织与配对正常组织的WES,利用GATK等工具检测体细胞单核苷酸变异(SNV)及插入缺失(InDel),且突变位于MHC递呈偏好区域。
RNA测序(RNA-seq):验证突变基因表达
提取肿瘤组织RNA进行链特异性建库测序,通过tpm值评估突变基因的转录水平(筛选tpm≥1),并确认突变位点对应的外显子区域有覆盖(排除无表达突变的干扰)。
质谱检测:直接鉴定MHC递呈肽段
肿瘤样品通过抗体亲和层析富集MHC-肽段复合物,酸洗脱释放肽段并进行LC-MS/MS分析。数据库搜索整合Uniprot参考蛋白库及预测的突变肽段序列。质谱的优势在于直接检测真实递呈的肽段(不受预测算法偏差影响),并能发现非典型抗原(如非编码区翻译肽段、翻译后修饰PTMs相关肽段)。
功能验证:ELISPOT确认免疫原性
通过患者自体外周血单个核细胞(PBMCs)负载候选新生抗原肽段,共培养后,利用IFN-γ ELISPOT检测T细胞激活水平,从而确认对应肽段的免疫原性。

▲图6.中科新生命肿瘤新生抗原产品服务
文章来源:
Braun, David A., Moranzoni, Giorgia, A neoantigen vaccine generates antitumour immunity in renal cell carcinoma. DOI: 10.1038/s41586-024-08507-5,Nature:最新IF:51.5.